健康建筑 · 健康社区 · 健康小镇 · 既有住区健康改造 · 健康建筑产品

 

HEALTHY BUILDING - HEALTHY COMMUNITY - HEALTHY TOWN - HEALTHY RETROFITTING OF EXISTING RESIDENTIAL AREA - HEALTHY PRODUCT

 

HEALTHY LIFE

健康建筑标识网

HEALTHY BUILDING LABEL

《健康社区评价标准》T/CECS 650-2020(T/CSUS 01-2020)简介

首页    健康理念    标准解读    《健康社区评价标准》T/CECS 650-2020(T/CSUS 01-2020)简介

1 背景

1.1 编制背景

 

社区是一定地域内的人们所组成的多种社会关系的生活共同体,作为城市居民生活和城市治理的基本单元,是日常营造健康生活与心理环境、引导健康生活、强健人民体魄的重要抓手,也是疫情期间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的关键着力点,是联防联控、群防群控的关键防线,是建立平疫结合的基本防线、落实“健康中国”战略的重要路径。

 

2015年,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推进健康中国建设”。2016习总书记在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上强调“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印发实施,强调“广泛开展健康社区、健康村镇、健康单位、健康家庭等建设,提高社会参与度”;中国医师协会、中国社区卫生协会和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等共同启动了“健康社区”项目。2017年,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实施健康中国战略”;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关于加强和完善城乡社区治理的意见》提出了加强和完善城乡社区治理的总体要求、目标任务和保障措施。2018年,全国爱卫会印发《全国健康城市评价指标体系(2018版)》印发并实施,着重提出健康社区覆盖率的指标。2019年,《国务院关于实施健康中国行动的意见》指出“制定健康社区、健康单位(企业)、健康学校等健康细胞工程建设规范和评价指标”。2020年,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全面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加强城乡社区治理和服务体系建设”。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发展社区养老、托幼、用餐、保洁等多样化服务,加强配套设施和无障碍设施建设,实施更优惠政策,让社区生活更加便利”;《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构建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健康中国战略的步步深化,体现了党和国家维护人民健康的坚定决心和战略布局,也为健康社区的建设指示了方向。

 

因此,为了提高人民健康水平,贯彻健康中国战略部署,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指导健康社区规划建设,实现社区健康性的能升,规范健康社区评价,根据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关于印发<2017年第二批工程建设协会标准制定、修订计划>的通知》(建标协字〔2017〕031号)的要求,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等单位联合启动了《健康社区评价标准》(以下简称“《标准》”)的编制。标准经过广泛征求意见和充分的项目调研,经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与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联合批准发布,标准号为T/CECS 650-2020,T/CSUS 01-2020。

 

    1.  

1.2 研究基础

 

为实现健康建筑的规模化、精细化建设指引,在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的大力推动下,以《健康建筑评价标准》为母标准,针对具有鲜明特色的建筑功能类型以及更大规模的健康领域,开展了具有针对性的健康系列标准编制工作。从区域范围讲,由健康建筑到健康社区、健康小镇;从建筑功能讲,由健康建筑到健康医院、健康校园,我国健康建筑系列标准逐步完善,向更精细化发展的同时在向更广泛的人群服务。截至2021年11月,已陆续立项健康建筑系列标准12部,如表1所示。

 

表1 健康建筑系列标准

序号

标准名称

归口管理单位

状态

1

《健康建筑评价标准》

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

发布

2

《健康社区评价标准》

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

发布

3

《健康小镇评价标准》

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

发布

4

《既有住区健康改造技术规程》

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

发布

5

《既有住区健康改造评价标准》

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

发布

6

《健康照明设计标准》

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

在编

7

《健康照明检测与评价标准》

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

在编

8

《健康酒店评价标准》

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

在编

9

《健康医院建筑评价标准》

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

发布

10

《健康养老建筑评价标准》

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

在编

11

《健康体育建筑评价标准》

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

在编

12

《健康校园评价标准》

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

在编

  1.  

 

2 编制工作

 

标准制订任务下达后,主编单位根据标准编制的专业领域、行业分布等需求组建编制组,并于2017年10月召开编制组成立暨第一次工作会议,经过四次全体工作会议及多次小组内部会议,标准完成了公开征求意见以及标准框架、指标的反复研讨、优化(表2),得到标准主管单位以及审查专家委员会的高度认可。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时任副理事长焦占栓表示《标准》是助力健康中国建设的途径之一,其编制工作具有重要意义。《标准》审查会上,审查专家和代表认真听取了《标准》编制工作报告,对《标准》内容进行逐条讨论和审查。经充分讨论,审查专家组一致同意《标准》通过审查,充分肯定了《标准》的适用性、可操作性、创新性,并给与了“总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高度评价。

 

表2 编制工作进程

序号

时间节点

主要进度

1

20171030

召开协会标准《标准》编制组成立暨第一次工作会议

2

2018412

召开协会标准《标准》第二次工作会议

3

2018716

召开协会标准《标准》第三次工作会议

4

2018929~20181028

对协会标准《标准》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5

20181027

召开协会标准《标准》第四次工作会议

6

20181224

《标准》(送审稿)专家审查会议

7

2019416

《标准》报批

8

2020321

《标准》发布

9

202091

《标准》实施

  1.  

 

3 主要技术内容

 

3.1 体系架构

 

《标准》围绕建筑工程、心理学、营养学、人文与社会科学、体育学等多学科领域,建立多学科融合性原则的健康社区评价指标体系,共分为10个章节,包括1总则、2术语、3基本规定、4空气、5水、6舒适、7健身、8人文、9服务、10创新,《标准》框架见图1。

图1 《标准》框架

    1.  

3.2 第3章 基本规定

 

《标准》沿用健康系列标准的“六大健康要素”——空气、水、舒适、健身、人文、服务,作为核心指标。各类指标均包含控制项和评分项并另设加分项,如图1所示评分项下设19个二级指标。当社区满足《标准》所有基本规定以及控制项的要求,评分项总得分分别达到40分、50分、60分、80分时,健康社区等级分别为铜级、银级、金级、铂金级。

 

《标准》共分为两个评价阶段:设计评价和运营评价阶段。其中设计评价阶段的社区应满足3点基础要求1)具有修建性详细规划;2)社区内获得方案批复的建筑面积不应低于30%;3)社区应制定设计评价后不少于三年的实施方案。设计阶段主要针对社区规划设计所采用的健康理念;所采用的健康技术、采取的健康措施、健康性能的预期指标;健康运行管理计划进行评价。

 

运营评价阶段的社区应满足4点基本要求1)社区内主要道路、管线、绿地等基础设施应建成并投入使用;2)社区内主要公共服务设施应建成并投入使用;3)社区内竣工并投入使用的建筑面积比例不应低于30%;4)社区内应具备运管数据的监测系统。运营阶段主要针对健康社区的运营效果;技术措施落实情况;使用者的满意度等进行评价。

 

    1.  

3.3 指标体系

 

“六大健康要素”中“空气”主要评价对象为空气污染源、污染物浓度限值、空气质量监控、绿化。污染源头的控制首先是对社区的选址进行严格规划;其次是社区垃圾收集与转运的合理设置,如垃圾站位于社区全年主导风向的下风向;社区公共餐饮服务油烟排放采取净化处理措施,保证无明显异味;同时,营造无烟环境,社区教学场所和公共活动场地设置禁烟标识,并禁止销售烟草制品。除了源头控制还必须限值空气污染物浓度,如限值室外及公共服务设施室内的PM2.5、PM10浓度,公共服务设施内甲醛、苯系物的浓度。其次是设置污染物浓度在线监测系统,包括室外大气主要污染物及AQI指数监测与公示、公共服务设施内空气质量监测系统并与净化系统联动控制。可采用绿化对空气质量进行净化与隔离,如设置绿化隔离带、提高绿化率、提升乔灌木比例等。

 

“六大健康要素”中“水”主要评价对象为社区水质、水安全、水环境。各类水质状况可直接影响人的健康,应有严格的水质保障措施,包括对泳池水、直饮水、旱喷泉、饮用水等各类水体的总硬度、菌落总数、浊度等参数控制,同时,对各类水体进行定期检测和抽检,并将抽检结果通过网络平台或公告栏等途径公示。保障社区水安全,包括雨水防涝安全,保证社区无内涝积水;景观水体水质安全及亲水安全,保证近水、涉水及嬉水过程中的行动安全;景观水体采用水生动植物维持水体自净,增强其观赏性,且其景观水体具有适用范围广、系统稳定、耗能低、可持续发展性强等优点。监督社区水环境,社区内雨、污水有组织排放,对其水质进行定期检测和抽检,并设置雨、污水排放在线监测系统;同时具有雨水基础设施,但应避免其出现水质恶化,设置雨水缓冲带,采取入渗、溢流、回用等措施防止水质恶化。

 

“六大健康要素”中“舒适”主要评价对象为噪声控制与声景、光环境与视野、热舒适与微气候。对社区进行噪声控制与声景设计,有利于社区内民众的生理和心理健康,包括对室内外功能空间噪声级控制、噪声源排放控制、回响控制、声掩蔽技术、声景技术、吸声降噪技术等,可采取声屏障、绿化降噪、隔声罩、消声装置等实现降噪。良好的光环境与视野可以改善人的情绪、促进人体健康等诸多作用,健康的光环境包括对玻璃光热性能、光污染控制,对生理等效照度、智能照明系统进行设计与管理,对视觉美感进行合理设计,体现地方特色,且与周围环境相协调。舒适的热环境与微气候可以引进新鲜空气、提升社区空气流动性、改善人体舒适度,对热岛效应进行控制,提高硬化地面铺装率、提高户外遮阴面积比例、提高屋顶绿化率;对景观微气候、通风廊道进行规划设计,利用绿地、湿地、街道等形成连续的开敞空间,或采取动水与止水的方式布置景观水体;同时对极端天气进行应急预案,及时向公众发布气温信息。

 

“六大健康要素”中“健身”主要评价对象为社区内体育场馆、健身空间与设施、游乐场地。不同规模社区设置大、中、小型体育场馆,便于开展体育比赛活动,增强群众参与体育运动的积极性,有利于促进健身运动。设置室内外健身场地,健身空间功能、数量、面积等根据社区配比设计,且鼓励利用底层架空层或屋顶空间设置健身场地;健身器材设施齐全,并定期进行维护保养。此外,社区内设置儿童游乐场地、老年人活动场地,并按社区配比设计,同时保证场地内设施无尖角。

 

“六大健康要素”中“人文”主要评价对象为社区交流、心理、适老适幼。合理设置足够的公共交休闲交流场地,能够促进社区和谐、构建健康社区,合理设计全龄友好型的交流场地,人性化公共服务设施,文体、商业及社区综合服务体等。同时注重社区群众的心理发展,包括特色文化设计、人文景观设计、心理空间及相关机构的设置。考虑社区适老适幼设施设置,包括交通安全提醒设计、连续步行系统设计,标识引导、母婴空间设置、公共卫生间配比、便捷的洗手设施等相关设施,营造安全舒适的生活环境,创造便利的生活设施。

 

“六大健康要素”中“服务”主要评价对象为社区运行管理、食品安全及便利、社区活动。社区运行管理包括质量与环境管理体系、宠物管理、卫生管理、应急预案管理、心理服务、志愿者服务等。为满足社区内群众的健康需求,应关注社区的食品问题,安全健康的食品能够降低社区居民患疾病的风险,包括食品供应便捷、食品安全把控、膳食指南服务、酒精的限制等。良好的邻里关系对健康会产生积极的影响,社区的各类活动可提高群众凝聚力,改善邻里关系,如筹办社区联谊、文艺表演、亲子活动等,以及社区各类信息公示,健康与应急知识宣传等方式为群众普及健康理念,宣传健康的生活方式。

 

“提高与创新”对社区设计与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技术及产品选用、运营管理方式等方面都有可能使社区健康性能得以提高。为建设更高性能的健康社区,鼓励在健康社区的各个环节中采用高标准或创新的健康技术、产品和运营管理方式。同时,鼓励在健康社区中扩大健康建筑的比例,若申请健康社区的项目中健康建筑比例达到100%,将直接获得6分的加分。

 

  1.  

3.4 关键技术及创新

 

(1)废气环境营造

 

社区内存在垃圾收集和处理、污水处理、餐厅或厨房油烟排放、供暖锅炉房排烟、地下停车场排风、施工扬尘等产生废气排放的活动,可携带大量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甲烷、二噁英、颗粒物等污染物,危害人体健康。健康社区旨在通过站点选址规划、专项清运管理、排放净化等措施对废气进行控制治理。

 

(2)智慧服务营造

 

社区环境参数进行实时监测,包括室内外空气、饮用水水质、灾害预警、烟雾报警等,并通过智慧互联网平台、健康信息服务网络平台、社区公共宣传展示窗口等途径进行公示,可引导社区群众对突发情况做好相应的防护措施。社区相关设备可进行远程遥控,包括远程开启/关闭空调/净化设备、远程报警等。社区具有无障碍智慧服务,如自动识别、自动检测、无接触快递、泊车辅助、出入口通车警示音等智慧通行;还包括各类消息发布、生活常识宣贯、社区信息公示、智能垃圾分类服务、社区公共设施维护消息推送健康知识、科学健身指导等相关智慧生活服务。

 

(3)无烟环境营造

 

社区关键区域全面禁烟,包括幼儿园、中小学、儿童游乐场、少年宫等半径100m范围内实行全面禁烟;除此之外,对普通区域采取合理引导,以控制措施为导向,对无法避免的公共场所吸烟行为进行引导和集中管理处置。

 

(4)亲水安全营造

 

社区内直接与人体接触的景观水达到饮用水标准,并设非饮用水警示标识,且水质符合饮用水的生物指标和感官性状要求。除了接触风险,还要注重溺水风险,鼓励社区景观水体的亲水设施采取近水、涉水及嬉水的安全措施,保证水景在近岸2.0m范围内,水深不大于0.5m,可涉入式水景的水深小于0.3m。

 

(5)生态环境营造

 

健康社区保证“小雨不积水、大雨不内涝”,可以通过透水铺装+雨水花园、生态水景等有雨水滞留的雨水基础设施等措施来改善,在内涝防治设计重现期降雨情况下,室外公共活动场地和车行道无内涝积水现象,雨水设施积水时间不超过24h。对于热岛效应,可通过屋顶绿化、立体绿化、乔木遮荫、人工遮阴、高反射率铺装及透水铺装的措施来降低局部热岛。

 

(6)微气候营造

 

健康社区规划兼顾当地气候、地形、环境、全年主导风向等条件,利用湿地、绿地、街道等形成连续的开敞空间和通风廊道,并对冬季最大风速进行控制。对社区提供人文关怀,如设置防风、纳凉区域;减少室外作业人员极端气候暴露,加强日常防护;设置应对高温气候的紧急热线或救助时,协助居民处理紧急事件。

 

(4)声景环境营造

 

社区通过引入人工声进行声掩蔽,创造和谐自然声,结合空间环境、物理环境及景观因素对声环境进行全面的设计和规划等措施,实现听觉因素与视觉因素的平衡和协调,促进人的情绪愉悦。

 

(5)光环境营造

 

社区光污染的控制通过限制亮度、频闪、照射角度、幕墙反射等措施,采取视觉效果对光环境进行营造,如优化景观层次,建筑风貌设计融入地域文化,避免隐私空间的窗户导致近距离对视等。还可通过提升工作空间的生理等效照度、降低夜间生理等效照度等措施来改善人的生理节律。

 

(6)健身氛围营造

 

健康社区要求每0.2k㎡社区配备中小型体育场馆/场地/俱乐部等;每1k㎡配备大型体育场馆/场地及配套。健身种类要求层次多样化,包括健身广场(舞蹈、武术等)、室内外健身空间/场地健身步道、自行车道、儿童与老年人活动场地、康复体育运动场所等。健身周边配套设施齐全,如淋浴便利设施、直饮水便利点、自行车维修工具、拉伸器材、引导标识等。

 

(7)公共服务设施营造

 

社区公共设施采取人性化设计,如配备10分钟、15分钟生活圈分级;交流活动场地设置避雨、遮阳设施,设置便捷公共卫生间、休息座椅等;公共设施文体兼顾,鼓励社区设置集展览展示、图书阅览、书画室、网络信息服务、休闲娱乐、教育培训、团队活动于一体的综合性、多功能、公益性文体活动中心。

 

(8)应急管理氛围营造

 

社区管理部门制定健康社区管理制度,充分考虑应对突发事件的应对策略,并设有基本医学救援设施及应对突发卫生事件的应急储备,如防护服、消毒液、临时隔离空间等。

 

(9)全龄友好环境营造

 

社区内设置儿童、老人、残疾人托管服务机构,且无障碍设施连贯,活动场地无高差、人行横道设置盲人过街语音信号灯、设置连续独立步行系统且避免高差。

 

(10)心理健康设施营造

 

鼓励社区在建筑中设置静思、宣泄或心理咨询室等心理调整房间,有利于消除或缓解紧张、焦虑、忧郁等不良心理状态;同时还可通过视觉设计改善心理,包括对自然景观、建筑景观、景观小品等的空间、布局、色彩、层次等规划设计,达到舒缓心理的作用。

 

(11)环境清洁营造

 

健康社区要求加大环境卫生管理,如文明宠物管理,包括宠物证书及疫苗接种情况等级、宠物粪便引导、为宠物提供饮水便利设施等;还包括设备、设施的清洗消毒管理,如储水设备、公共空间空调设备等定期清洗,健身器材、电梯扶手等公用设备定期消毒。

 

(12)健康食品营造

 

健康社区利用线上线下结合方式,给群众提供充足的粮食、水果、蔬菜等食品,打造“一刻钟”食品便民服务商圈;并提供膳食指南,为有特殊膳食需求的人群提供所需食品的服务,开设烹饪课程、园艺课程、农业课程,开展营养教育活动,宣传健康膳食指南。

 

(13)邻里和谐营造

 

健康社区定期举办有助于邻里和谐的活动,如社区联谊、社区文艺表演、食品节、社区服务日、亲子活动、健康讲座和交流、体育活动等;其次还包括健康公益活动与讲座,为社区使用者普及健康知识、提高健康素养。

 

  1.  

4 实施应用

 

截至2021年12月,全国共注册2537栋健康建筑单体,总建筑面积近3000万㎡,其中1712栋已获得标识,总建筑面积2182万㎡。共注册25个健康社区项目,10个既有住区健康改造项目,2个健康小镇项目,总占地面积近5000万㎡,其中20个社区、10个既有住区已获得标识,总占地面积约3000万㎡。项目涵盖北京、上海、江苏、广东、天津、浙江、安徽、重庆、山东、河南、四川、江西、陕西、湖北、新疆、河北、甘肃、青海、福建、内蒙古、云南、吉林共22个省/直辖市,以及香港特别行政区。

 

  1.  

5 结束语

 

《标准》响应“健康中国”战略,支持“健康城市”建设,助力预防关口前移,建立保障人民健康的重要防线。从设计之初就充分考虑了平疫结合,注重长效健康和应急预防;其次还考虑慢急兼顾,注重慢性病和急性传染病。以可靠的数据测量、可实施的评价手段,提升社区健康基础,营造更适宜的健康环境,提供更完善的健康服务,保障和促进人们生理、心理和社会全方面的健康。

 

《标准》作为我国首部以健康社区为主题的标准,填补了在相关领域的空白。《标准》实施后将在助力健康城市建设,贯彻落实健康中国战略,拉动健康、养老服务消费,拓宽行业边界,促进行业就业与转型升级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本文选自《绿色建筑与生态城区标准化2022》

作者:王清勤1,孟冲1,2,盖轶静2,赵乃妮1,王果21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2 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

 


标准分享的内容详见http://healthybuildinglabel.com/newsinfo/1555188.html

2021年9月18日 14:59
浏览量:0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