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建筑大会】健康小镇评价标准介绍及案例分析
2023年8月25日,“2023(第五届)建筑健康大会”在北京召开。在“城市健康人居环境营造与更新”分论坛上,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朱荣鑫博士分享了“健康小镇评价标准介绍及案例分析”主题报告,报告从评价标准的编制背景入手,对标准技术内容和特色亮点进行解读,并介绍了相关项目。
演讲内容
将健康理念融入城市建设是国际共识,也是我国响应国民健康需求、建设健康中国的发展方向。《健康小镇评价标准》编制旨在促进从单体健康建筑向健康区域的跨越发展,推动健康理念在规划、建设、管理全过程中的落实,提升小镇的人居环境和健康性能。健康小镇是指具有一定规模的建设用地和人口,产业定位和运行主题明确,生产、生活、生态相融合,在空气、水、舒适、健身、人文、服务6个方面提供健康的环境、设施和服务,促进居民身心健康、实现健康性能提升的小镇。健康小镇的评价按照指标权重计算以上6类指标评分项的总分,并按照分数确定等级,分为铜级、银级、金级、铂金级4个等级。除了评价小镇绿地率、空气质量、声光热舒适、休闲娱乐健身场地、服务运营机制等指标,在提高与创新章节也设置了一些健康小镇的加分项,包括健康建筑和社区面积占比、健康产业、场地径流恢复开发前状态、互联网健康服务、功能空间灵活设置、其他创新等,在健康小镇评分标准上肯定了更多创新项目和技术的发展可行性。
《健康小镇评价标准》的提出有许多创新点,包括首次建立了涵盖“空气、水、舒适、健身、人文、服务”六大要素的小镇健康性能评价技术指标体系;以及将空间规划布局、公共卫生安全、医养结合、健康出行、低影响开发、清洁能源利用、地域特色等多学科技术措施集成应用于工程建设,解决了健康小镇建设和评价的多学科领域交叉融合的难题;还有基于“层次分析法”明确6大类指标对小镇健康性能贡献程度,建立了小镇健康性能综合评价指标分值和权重,建立了科学合理评价指标权重。

《健康小镇评价标准》章节框架
朱博士介绍了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参与的杭州千岛鲁能胜地健康小镇的建设项目,作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小镇依托于独特的山水人文资源,以“康美”为核心主题,通过“生态优、业态新、形态美”三位一体的发展策略,加速实现千岛湖县域景区化与秀水富民的整体战略目标。小镇在空气、水和舒适方面采用多种手段降低小镇污染,并提高片区生态稳定和居民生活舒适性。例如,设置5个室外无人值守多参数环境监测站监测室外环境PM2.5、PM10、温度、湿度、风速、风向、噪声等物理参数,保证小镇大气环境水平;以植物为生态系统的基底,为浮游植物、底栖动物、鱼类等提供食物和栖息空间,增加该片区的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稳定性;结合小镇道路形式,对室外照明进行了模拟计算和专项设计,保证居民夜间出行安全并减少室外宣传广告造成的光污染。在健身方面,小镇项目已建成自行车馆、室内外泳池等运动场地,其中一些场地作为杭州亚运会比赛场地,并在比赛结束后对市民开放,提供了可持续使用的运动健身场所。在服务方面,小镇依据现代旅游休闲康体的发展需求,利用千岛湖优良生态资源优势,构建“康体疗愈”体系,打造康体养生、术后康复、运动康复等医疗康养项目,并设立心理咨询室、远程医疗室等医疗服务设施,缔造度假型康体养生社区。经认定,杭州千岛鲁能胜地在健康小镇评价标准中获得了铂金级健康小镇设计标识。
朱博士表示,《健康小镇评价标准》建立了国内首个小镇层面的健康评价指标体系,希望未来出现更多健康相关设备及创新项目改善人居环境,不断推进“健康中国”建设。

为响应国家“健康中国2030”战略部署、适应建筑行业市场发展需求、提升人民群众健康生活环境,2017 年4 月,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会同清华大学建筑学院、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环境与健康相关产品安全所、上海建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厦门市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等共计22 家单位共同发起成立了“健康建筑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以下简称“联盟”)。
联盟由致力于推动建筑业技术进步、积极探索健康宜居环境的科研院所、高等院校、设计院、地产开发商、医疗机构、设备厂商、物业管理公司、施工单位等有关企事业单位自愿组成。联盟跨越传统建筑行业,凝聚医疗卫生优势资源,旨在推动跨学科、全方位的产业主体汇集,促进技术交流合作,助力科技服务创新,营造良好发展环境,引领中国健康建筑产业发展。
联盟以以人为本、产研结合、创新驱动、服务行业为引导,以联合开发、优势互补、利益共享、风险共担为工作原则,从事健康建筑理论研究、技术体系构建、标准规范编制、产品设备开发、科技成果转化、国际合作推动、信息平台建设、健康理念普及、产业人才培养,通过联盟的桥梁纽带作用,为政府主管部门和企业提供技术支撑,推动行业共荣拉动核心凝聚力,加速科技创新提升生活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