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建筑 · 健康社区 · 健康小镇 · 既有住区健康改造 · 健康建筑产品

 

HEALTHY BUILDING - HEALTHY COMMUNITY - HEALTHY TOWN - HEALTHY RETROFITTING OF EXISTING RESIDENTIAL AREA - HEALTHY PRODUCT

 

HEALTHY LIFE

健康建筑标识网

HEALTHY BUILDING LABEL

【健康建筑大会】城市公共开放空间宁静感的理论研究

首页    行业资讯    行业活动    【健康建筑大会】城市公共开放空间宁静感的理论研究

 

CHB

2023年8月25日,“2023(第五届)建筑健康大会”在北京召开。在“新噪声法形势下的宁静建筑”分论坛上,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学院孟琪教授分享了“城市公共开放空间宁静感的理论研究”主题报告,报告基于空间感知要素对宁静区感知的不同要素进行分析,并将宁静分为六个不同维度,对其塑造方式和行为适用性进行介绍。

 

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学院教授 孟琪

 
 
 
 

演讲内容

 

噪声污染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环境污染因素,它不仅危害公众心理健康,更会对生理以及专注力造成损害,因此建设宁静空间尤其重要,宁静区除了能够提升公众健康与人居环境品质,也是噪声法的有力实践。1996年欧盟就开启了宁静区的研究工作,通过声级标准定义城市安静区,并在后续研究中强调景观感知对识别安静区的作用。在我国目前的宁静区研究中,已将客观声级指标、主观感知评价作为定义城市宁静区的重要依据,但尚未形成系统的理论框架,只相对模糊地形容了宁静体验的某一方面,感知要素对宁静体验的影响尚不明确。

研究背景

研究团队设计了相关实验,围绕宁静感理论,以及感知要素体系进行研究。研究运用扎根理论方法,通过访谈形式获取受访者关于宁静感的重要信息,将访谈内容概念化生为五个关键词,即需求、场境、感知、体验、效果。

需求包括听觉、视觉和心理需求,听觉需求包括对低噪声、自然声的需求;视觉需求包括对自然场景、生活场景、历史文化场景的需求;心理需求是主要的需求层次,包括调节精神状态、获得情绪价值、恢复注意力的需求,体现声环境对人们负面心理的缓释作用。

场境是指城市宁静区中人、活动、地点的相互关系,包含休憩放松、运动健身、娱乐休闲、思考专注四种活动类型和自然空间、历史文化空间、噪声敏感空间三种地点类型,不同的活动类型会影响地点偏好。四种活动类型均认为“自然空间”是最适合的活动地点。非自然空间中,“历史文化空间”更适合“休憩放松活动”“娱乐休闲活动”“思考专注活动”。“噪声敏感空间”则更适合“运动健身活动”。

不同场境和空间类型的匹配

感知是意识对城市宁静区环境、空间觉察与知觉的初始过程。感知能够让人产生是否宁静的判断,因此,将其确定为核心类别。感知包括环境感知和空间感知,而环境感知又分为“声环境感知”与“其他环境感知”两个方面。声环境特征中,声压级较低、噪声数量较少的感知强度较弱的声环境能够产生宁静感。其他环境感知包括空气感知和热感知,空气清新、具有较好嗅觉评价的环境利于宁静感的产生,具有较高热舒适性的环境对宁静感有促进作用。

空间感知包括视觉和地理两部分,视觉空间感知是首要感知内容,可以回应公众的视觉需求,动植物、水文、地文、气象等自然元素可以促进宁静感,纪念性、历史性、文化艺术元素等也利于宁静感的产生;相反,工业、商业、老旧破败元素等会破坏宁静感。地理空间感知是次要感知内容,也是“视觉空间感知”的补充,占地面积较大的城市宁静区具有更强的环境效益与社会效益,能够满足不同的宁静需求,提供更完整的宁静感知。

访谈中不同感知因素被提及频次和影响

体验是人接收到城市宁静区的环境、空间要素等感知要素所带来的正向感知后产生的短期反应。精神松弛的状态是主要的宁静体验,包括“放松”“舒适”“专注”三种状态。放松状态主要受声环境感知要素影响,以地质声、生物声为声源类型、以声压级较低为声环境特征的声环境最能让人感到精神松弛。舒适、专注状态主要受视觉空间感知要素影响,以自然视觉元素的空间最能够让人感到平和愉悦。

不同感知要素影响宁静体验

通过进一步分析宁静区的不同释义,研究组提取出六个不同感知需求层面的维度,可以分为寂静、幽静、肃静、娴静、沉静、恬静。不同声景感知、环境要素对这六个维度的影响是有差异的,不同宁静区中,行为适用性和塑造方法也不同。寂静空间能够满足使用者沉浸自然,实现专注的行为需求;幽静能够帮助使用者实现放松、交流的目的,但无法很好地满足使用者的活动需求;肃静能够满足专注的行为需求,且有助于使用者在肃静中体验纪念性和历史性的氛围;娴静能够满足使用者放松、交流、开展文艺活动等行为需求;沉静能够促进交流,帮助使用者获得放松,同时利于使用者保持专注,但在活动需求方面受限;恬静安静区充满活力,适合人们放松、交流、开展活动。

不同安静区的行为适用性与塑造方法

孟教授总结到,希望城市公共开放空间宁静感的理论框架,能够作为理论研究路径,推动城市宁静区研究系统性发展,并且提高对不同感知维度的认识,将环境、空间感知要素作为宁静区的评估工具和辅助设计工具,有效推动城市宁静区的研究重点从传统的噪声防控向综合的声景质量提升转移,并更好地服务于后续的理论研究与设计实践。

 

2023(第五届)健康建筑大会由健康建筑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绿发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联合主办。大会主题为“健康建筑与健康社区助力新时代好房子好社区建设”。大会聚焦“健康建筑”、“好房子”、“好社区”等要点,从发展现状、政策法规、标准规范、科技成果、优秀案例等方面进行交流研讨,分享创新惠民技术和综合解决方案。大会设置了四个专题分论坛:1. 城市健康人居环境营造与更新;2. 新时代好房子内涵和技术路径;3. 健康建筑和社区前沿理论与集成技术;4. 新噪声法形势下的宁静建筑。

 

 

 

往期回顾:

1.2023(第五届)健康建筑大会在北京顺利召开
2.基于人民对美好生活不断追求的健康城市价值体系探讨
3.住宅设计如何促进身心健康
4.低碳健康助力地产行业高质量发展
5.校园景观的压力缓解功效及再优化研究
6.健康空间再造与绿色产业共融的更新实践

7.中国健康城市发展“数字画像”——清华城市健康指数研究进展

8.内外兼修,高品质健康住区的探索与实践
9.健康小镇评价标准介绍及案例分析
10.人因-场景-环境融合设计
11.科技赋能美好生活
12.房屋全生命周期长效机制研究
13.公共建筑健康环境高效营造与智慧运维探索
14.好房子内涵与探索
15.夏热冬冷地“好房子”采暖空调模式探讨
16.绿色康养被动房——一场颠覆性的建筑革命
17.健康低碳室内空气环境研究进展及思考
18.环境健康建材发展现状与趋势
19.践行以人为本,推进健康住区建设
20.饮水卫生的必要技术条件
21.创新助推低碳、健康照明协同发展
22.负氧超净空气健康住宅系统实践及理论分析
23.健康住区探索与实践——用心营造“理想家”
24.香港健康建筑实践——以One Innovale项目为例
25.室内噪声对睡眠和脑神经刺激的研究

26.国内外宁静区域创建经验及启示

 

 

 
健康建筑联盟  CHBA

为响应国家“健康中国2030”战略部署、适应建筑行业市场发展需求、提升人民群众健康生活环境,2017 年4 月,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会同清华大学建筑学院、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环境与健康相关产品安全所、上海建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厦门市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等共计22 家单位共同发起成立了“健康建筑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以下简称“联盟”)。

联盟由致力于推动建筑业技术进步、积极探索健康宜居环境的科研院所、高等院校、设计院、地产开发商、医疗机构、设备厂商、物业管理公司、施工单位等有关企事业单位自愿组成。联盟跨越传统建筑行业,凝聚医疗卫生优势资源,旨在推动跨学科、全方位的产业主体汇集,促进技术交流合作,助力科技服务创新,营造良好发展环境,引领中国健康建筑产业发展。

联盟以以人为本、产研结合、创新驱动、服务行业为引导,以联合开发、优势互补、利益共享、风险共担为工作原则,从事健康建筑理论研究、技术体系构建、标准规范编制、产品设备开发、科技成果转化、国际合作推动、信息平台建设、健康理念普及、产业人才培养,通过联盟的桥梁纽带作用,为政府主管部门和企业提供技术支撑,推动行业共荣拉动核心凝聚力,加速科技创新提升生活幸福感。

 

 

 

2023年12月28日 14:29
浏览量:0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