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建筑大会】宁静住宅评价标准和项目实践
2023年8月25日,“2023(第五届)建筑健康大会”在北京召开。在“新噪声法形势下的宁静建筑”分论坛上,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声学室主任、正高级工程师闫国军分享了“宁静住宅评价标准和项目实践”主题报告,报告对《宁静住宅评价标准》的编制过程和内容进行了解读,并阐述了标准的创新点和最新研究进展,最后介绍了宁静住宅实践项目。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声学室主任、正高级工程师 闫国军
演讲内容
国家“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加强噪声污染治理。2022年6月5日,新修订的《噪声污染防治法》开始实施,这对噪声污染的监测评价与标准制定、主要噪声源分析治理等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宁静中国”香山科学会议中也提出应从国家层面有力组织和谋划,从顶层梳理噪声治理相关的众多学科知识和技术体系,加快噪声机理研究和技术应用的步伐。
《宁静住宅评价标准》(以下简称《标准》)是2022年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标准编研计划的第一批第1期项目,旨在针对住宅健康性能,结合疫情防控和各地实际,提升建筑视觉和心理舒适性。现有的住宅中声环境品质较低,房间之间、外围护结构等噪声问题比较突出,在客户满意度调查中隔声满意度连续两年得分最低。虽然现有我国已有绿色建筑与健康建筑各类评价涵盖范围广,但是控制项无法区分星级要求,评分项评价时声环境占比太少,基本处于不考虑声学的状态,因此应针对宁静住宅进行评价,以声学评价、编制标准促进住宅建设、设计和验收质量。
《标准》有三个主要创新点,一是创建了完整的指标体系,结合国外评价指标提出6大评价体系,突出过程控制,从限值、措施和方法三个方面对设计提出要求,弥补了国外多数标准只看最终效果的缺陷;二是确定了符合国情的评价方法,控制项与评分项与国内其他评价一致,容易让更多人接受并应用新的规范要求,同时采用设计评价与运行评价结合的方式,既保证了初期推广,又保证了最终效果;三是融入了最新研究进展,控制项全面对比新国标,评分项分级赋分,还提出了“累计百分比声级”的评价指标,要求评价对象在短时间内的噪声也不能超过限值,从更细节的方面对噪声控制提出要求。
宁静住宅评价体系由场地噪声与振动、规划与建筑降噪、室内噪声与振动、空气声隔声、撞击声隔声、制度与管理六类指标组成,每类指标均包括控制项和评分项。场地噪声与振动方面,提高了场地环境噪声、振动限值,评分项要求达到限值噪声的措施及模拟。规划与建筑降噪方面,从住区规划设计、建筑设计阶段进行降噪设计,考虑住区内部交通、设备等噪声,以及给排水、通风空调系统的噪声。室内噪声与振动方面,控制室外传入、建筑设备和室内振动噪声,根据室内不同功能区划分对噪声限值都做了详细要求。空气声隔声方面,对户内墙、外窗、分户门和分户楼板的减噪降振参数也提出了一定要求,在设计降噪等级较高的建筑时应额外注意室内门窗材料的选用。在制度与管理方面,制定了宁静住宅运行管理制度,在公共场地对可能出现的噪音要采取防治措施,住宅运行期间,社区服务机构应定期开展人员考核培训,并对业主展开满意度调查,及时改进令人不满意的问题。
济南鲁能领秀城檀樾项目是首个在宁静住宅评价体系中获得铂金级设计标识的项目,经实地检测,现场声环境较好。住宅的内部环境噪声均能达到1类区的要求,特别是夜间可达到0类区。项目建成后对场地进行噪声模拟分析,模拟结果也符合预期。在项目规划阶段,电梯井道及电梯机房、水泵机房、冷冻机房等产生噪声或振动的房间不紧邻卧室布置,项目设计阶段充分考虑套型之间的相互影响,新风机房、空调系统的设备和管道都考虑了减振措施,项目各类产生振动的设备设置充分考虑对居住者振动和结构噪声的影响。同时,住户窗户、住宅分户墙和分户楼板均可满足空气声隔声和撞击声隔声的要求。
往期回顾:
7.中国健康城市发展“数字画像”——清华城市健康指数研究进展
为响应国家“健康中国2030”战略部署、适应建筑行业市场发展需求、提升人民群众健康生活环境,2017 年4 月,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会同清华大学建筑学院、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环境与健康相关产品安全所、上海建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厦门市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等共计22 家单位共同发起成立了“健康建筑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以下简称“联盟”)。
联盟由致力于推动建筑业技术进步、积极探索健康宜居环境的科研院所、高等院校、设计院、地产开发商、医疗机构、设备厂商、物业管理公司、施工单位等有关企事业单位自愿组成。联盟跨越传统建筑行业,凝聚医疗卫生优势资源,旨在推动跨学科、全方位的产业主体汇集,促进技术交流合作,助力科技服务创新,营造良好发展环境,引领中国健康建筑产业发展。
联盟以以人为本、产研结合、创新驱动、服务行业为引导,以联合开发、优势互补、利益共享、风险共担为工作原则,从事健康建筑理论研究、技术体系构建、标准规范编制、产品设备开发、科技成果转化、国际合作推动、信息平台建设、健康理念普及、产业人才培养,通过联盟的桥梁纽带作用,为政府主管部门和企业提供技术支撑,推动行业共荣拉动核心凝聚力,加速科技创新提升生活幸福感。